戈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
最后一个字是戈的成语
    第四个字是戈的成语解释
- 大动干戈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。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 - 倒载干戈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
 - 倒置干戈 把武器收藏起来,不再打仗。
 - 倒持干戈 犹言倒持泰阿。干、戈,皆兵器。
 - 倒戢干戈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同“倒载干戈”。
 - 挥日阳戈 犹言挥戈反日。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形容力挽危局。
 - 擐甲挥戈 擐:穿上。甲:铠甲。戈:武器。身穿铠甲,手持武器。形容全副武装,英勇顽强。亦作“擐甲操戈”、“擐甲持戈”。
 - 解甲投戈 卸下盔甲,放下武器。比喻不再战斗。
 - 解甲倒戈 指敌方战士归顺,转向攻击。
 - 卷甲韬戈 卷起铠甲,收起武器。指停止战斗。
 - 鲁阳挥戈 指力挽危局。
 - 鲁阳麾戈 指力挽危局。同“鲁阳挥戈”。
 - 买牛息戈 犹言卖剑买牛。原指放下武器,从事耕种。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。
 - 被甲枕戈 身穿坚甲,头枕兵器。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。
 - 寝苫枕戈 表示时刻不忘报仇。同“寝苫枕干”。
 - 衽革枕戈 以铠甲为席,以兵器为枕。形容战事频繁,生活不安定。
 - 同室操戈 同室:一家,指自己人;操:拿起;戈:古代的兵器。自家人动刀枪。指兄弟争吵。泛指内部斗争。
 - 投袂荷戈 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
 - 投袂援戈 表示为国效命。同“投袂荷戈”。
 -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 - 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 - 弃甲投戈 指放下武器。表示投降。
 - 弃甲倒戈 丢弃铠甲,放下兵器。表示战败。
 - 泣血枕戈 枕:枕着。戈:兵器。眼睛流血,睡时枕着武器。形容因悲愤而自励,立志雪恨。
 - 铁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。②谓战事,兵事。
 - 前徒倒戈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,反过来打自己人。
 - 铸甲销戈 销熔铁甲兵器。借指结束战争,实现和平。
 - 櫜弓戢戈 指收藏干戈弓矢。后指停息战事。
 - 入室操戈 操:拿;戈:古代象矛的武器。到他的屋里去,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。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。
 - 驻景挥戈 驻:停留;景:同“影”,日光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挥舞长戈使太阳停止运行。比喻留住逝去的光阴
 - 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 文王:周文王;桀:夏桀;纣:商纣。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,遇到坏人以武相待
 - 轻动干戈 轻:轻率;干戈:古代兵器。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
 - 载戢干戈 载戢:装运收藏;干戈:古代的两种武器,引申为战争。将武器收藏起来。指不再诉诸武力
 
戈结尾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4个是戈的成语接龙
    最后一个字是戈的成语出处
- 大动干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 - 倒载干戈 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倒载干戈,包之以虎皮……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。”
 - 倒置干戈 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倒置干戈,覆以虎皮,以示天下不复用兵。”
 - 倒持干戈 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大兵聚会,强者为雄,所谓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,功必不成,只为乱阶。”
 - 倒戢干戈 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二》:“偃革为轩,倒戢干戈,示不复用兵。”
 - 挥日阳戈 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盟寻泉石》:“总然借挥日阳戈,难挽西飞箭。”
 - 擐甲挥戈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擐甲执兵,固即死也。”
 - 解甲投戈 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仪,得也。”
 - 解甲倒戈 《北史·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誓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