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论的成语大全列表
第3个是论的成语
    论在第三个的成语解释
-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,掌握半部《论语》,人的能力就会提高,就能治理国家。
 - 拨万论千 形容财产众多,花钱以万千计。
 - 成败论人 论:评论,衡量。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。
 - 成千论万 犹言成千成万。形容数量极多。
 - 笃而论之 笃:切实。确切地论述。
 - 道长论短 指评论好坏是非。
 - 盖棺论定 盖上棺材盖,才能下结论。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 - 衡短论长 比较、评定事物的优劣。
 - 较武论文 较:比较,评论。评论武艺,谈论文章。
 - 就事论事 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。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、静止、片面地议论。
 - 经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。
 - 略迹论心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。
 - 论千论万 指成千上万,数量极多。
 - 品头论足 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。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。同“品头题足”。
 - 评头论脚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。现也比喻任意挑剔。同“评头品足”。
 - 舐皮论骨 舐:舔。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。
 - 数黑论黄 数:数落,批评。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
 - 数短论长 犹言说长道短,说三道四。
 - 说短论长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 - 数黑论白 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同“数黑论黄”。
 - 要而论之 犹言要而言之。概括地说,简单地说。
 - 争多论少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。形容斤斤计较。
 - 争长论短 长、短:指是与非。争论谁是谁非。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。
 - 争短论长 犹争长竞短。
 - 樽酒论文 一边喝酒,一边议论文章。
 - 拔剑论功 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。
 -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。
 - 讲古论今 谈论古今事情,形容话题广泛。
 - 谈天论地 谈论天文地理。形容博学多识。
 - 谈古论今 从古到今无所不谈,无不评论。
 - 谈今论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,无不评论。
 - 评头论足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。现也比喻任意挑剔。
 - 数白论黄 比喻计较金钱。
 - 说长论短 说长处,讲短处。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 - 知人论世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。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,议论世事的得失。
 - 坐而论道 坐着空谈大道理。指口头说说,不见行动。
 - 争斤论两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
 - 尊酒论文 尊:通“樽”,古代盛酒器。一边喝酒,一边议论文章
 
第三个字是论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3个是论的成语接龙
    论在第三个的成语出处
- 半部论语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学止《论语》……太宗尝以此论问普。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
 - 拨万论千 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条二折:“谢兄弟肯留纳,我将那拨万论千这回罢,深山中将一个养家心来按捺。”
 - 成败论人 宋·苏轼《孔北海赞序》:“世以成败论人物,故操得在英雄之列。”
 - 成千论万 《镜花缘》第七一回:“你到女儿国酒楼戏馆去看,只怕异姓姐妹聚在一处的,还成千论万哩。”
 - 笃而论之 晋·裴启《语林》:“林公云:‘文度著腻颜,挟《左传》,逐郑康成,自为高足弟子;笃而论之,不离尘垢囊也!’”
 - 道长论短 丁玲《三日杂记》:“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一片,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,娃娃们跑来跑去,喊着妈,哄笑着,闹成一片。”
 - 盖棺论定 唐·韩愈《同冠峡》诗:“行矣且无然,盖棺事乃了。”
 - 衡短论长 清·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申郑》:“末学肤受,本无定事物的优劣。而抑扬其间,妄相拟议,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,而衡短论长,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也,岂不诬哉?”
 - 较武论文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七回:“此书讲道学,筹经济谈天测地,较武论文,无不原原本本,穷极要妙,此其本领之大也。”